在交通出行非常便利的今天,伴隨而來的是交通事故時有發生。交通事故有大有小,輕則造成財產損失,重則造成人員傷亡。因此,避免出現交通事故,是廣大駕駛員的必學課題。其實,出現交通事故有主觀與客觀兩種因素。從主觀上看,是駕駛員的主觀意識導致,通常是駕駛操作不當、疲勞駕駛、酒后駕車等;從客觀上看,則是社會發展導致的快節奏生活、道路擁擠、車輛太多等。
由于客觀因素是我們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,所以我們還是從主觀因素上去做出改變。那么下面我將從兩個方面,來談談駕駛車輛如何避免事故,尤其是針對新手駕駛員。
首先,先要學習好交通法律法規和各種交通規則,這一項是在我們學習駕駛證時必須要掌握的。然而,很多人在拿到駕駛證后,這些交通法規和行駛規則逐漸淡忘,或者自認為只要按照習慣開車就好,根本不把詳細的規章制度牢記于心。正所謂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”,學習這些交通法規也是一樣,我們在平時駕駛車輛時,要多去思考,如果遇到某種情況,正確的駕駛方式是什么,是要減速行駛還是繞開。只有在平時駕駛時反復練習思考,才不會將交通法規和行駛規則忘掉,才能確保駕駛車輛不出現違規。
其次,駕駛車輛要懂得調整心態。駕駛員是一類容易憤怒的群體,不管是遇到前方車輛變慢,還是有行人擋道,總是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,別人都應該為自己讓路。這種錯誤的心態會導致駕駛車輛時容易生氣,遇到路況不好就沖動,人為地提高了發生事故的概率。因此,我們應該懂得調節心態,把自己當作是世界上一個微小的角色,包容別人的行為,放慢駕駛的節奏,為自己的安全負責。
總之,駕駛車輛是一件很嚴謹的事情。在沒有熟練掌握交通法規之前,不要輕易去嘗試駕駛車輛上路。即使掌握了交通法律,也要勤于復習。只要你是在駕駛,就一定要牢記于心。駕駛過程中要積極擺正心態,任何一條道路都不是為我們開的,我們只是路過,要學會謙讓別人,這樣才能確保駕駛車輛安全。